
單細胞測序技術從2009年到2019年高速發展了十年,尤其2015年以來隨著Drop-seq、10X Genomics、Micro-well、BD Rhapsody 、Split-seq等技術的出現,極大促進基礎科研和臨床研究進入單細胞時代。
外泌體是包含有特定RNA,DNA,蛋白質和脂質的細胞外囊泡,其天然存在于人體的各種體液中,在多種生物學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諸如通過傳遞RNA,DNA,蛋白質等生物分子介導細胞間通訊,調節各種疾病的生理和病理過程。由于這些特性,外泌體被認為是預測和診斷各種疾病的潛在生物標志物,是疾病治療中良好的給藥載體。探索外泌體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充分了解這些囊泡的運輸機制及功能機制變得很有必要。
自2011年,Pandolfi等人提出ceRNA假說以來,ceRNA研究一直是國自然的熱點研究領域。相較于miRNA調控網絡,ceRNA作為一種全新的基因表達調控模式,其更為精細和復雜,涉及更多的RNA分子。
文章指出禾谷鐮刀菌的一個次級代謝產物合成基因簇fg3_54,可能編碼了其毒力因子,fusaoctaxin A。對fg3_54進行敲除,禾谷鐮刀菌的侵染能力大大減弱,外源添加fusaoctaxin A后,禾谷鐮刀菌侵染能力得到恢復,通過進一步研究,文章提出了fusaoctaxin A介導的侵染模型。其中,小麥轉錄組測序服務由伯豪生物提供。
文章關注胃癌,重點闡述C8orf76基因促進胃癌發生的致病機制,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于2019年5月發表在Clin Cancer Res.雜志上。
娟娟雙蛺蝶,宛轉飛花側”又到一年蝴蝶忙,它們的翩翩舞姿不僅妝點了夏天的熱情,它們的翅膀還有可能是具有臨床價值的寶貴生物材料。南通大學顧曉松教授團隊在近日發表的研究成果中,以兩種蝴蝶翅膀作為神經移植材料,探究了具有不同表面結構的蝴蝶翅膀對于施旺細胞生長模式的影響機制。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嚴重的微血管并發癥,可導致不可逆性失明。主要是由高血糖引發小血管管壁增厚,滲透性增加,血管滲漏和閉塞,而由于血管變化,毛細血管內皮開始增殖,缺氧的網膜組織釋放出細胞增殖物質,促使形成新生血管
喜報!喜報!伯豪客戶又發表lncRNA高分文章了。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研究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新研究成果,詳細闡述了GBM患者對TMZ耐藥的作用機制。
胃癌作為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每年有超過700,000人死于癌癥。近三分之一的癌癥患者在晚期(III期或IV期)才被診斷出來,此時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為5.2%,搞清楚胃癌發生過程中的分子變化機制將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方案的選擇。
Cancer Cell | 首個肝細胞癌中 TLS 的全景發育圖譜!Stereo-seq 助力肝癌研究再獲新突破
服務科技創新,護航人類健康!www.goodwg.com.cn
華大 DNBelab C 系列 | 單核 RNA 測序聯合空間轉錄組學揭示脂多糖致膿毒癥腦病小鼠模型膠質細胞和血管細胞特殊亞群
服務科技創新,護航人類健康!www.goodwg.com.cn